首页

女王调教论坛

时间:2025-05-28 03:14:40 作者:雄安新区承接疏解与建设并进 打造宜居宜业未来之城 浏览量:55548

  中新网雄安5月26日电 (谌诗雨 韩冰)近日,笔者走进雄安新区启动区,此间一批疏解项目正稳步推进。

  在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第一组团项目建设现场,200多名建设者正在进行基础地基的施工。据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第一组团项目书记刘敏介绍,项目计划在6月30号完成地下部分施工,预计12月完成全部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按照工期安排,明年9月份该项目将交付使用。“第一组团项目包含6个单体建筑,有4栋宿舍楼、1栋钢铁书院和1栋综合楼,建成后可满足第一批学生的入学条件。”刘敏说。

5月21日,俯瞰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第一组团项目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 韩冰 摄

  北京科技大学雄安校区建设项目指挥部副总指挥苏栋表示,该校区规划总建筑面积达190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筑面积约94.18万平方米,涵盖首开项目和三个组团项目。整体两期项目建设预计在2035年之前完成,最终能满足约3.6万名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需求。未来,雄安校区还将结合国家行业需求以及河北省和雄安的发展需要,开设新兴交叉学科和专业。

  与此同时,中国中铁雄安科创中心项目的建设也在有序进行,这里的30栋住宅楼已全部封顶。中国中铁一局雄安科创中心项目总工程师柳旺介绍,住宅部分二次结构施工完成70%,展示区、外立面、屋面精装修也在同步进行,计划明年4月份住宅楼分批投入市场。

5月22日,航拍位于河北雄安新区启动区的中国中铁雄安科创中心项目建设现场。(无人机照片)韩冰 摄

  中铁(雄安)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治平介绍,中国中铁雄安科创中心定位为中国中铁产业集群入驻雄安新区的总部基地,占地305亩,规划建筑面积44.06万平方米,包含住宅、办公楼、商业酒店、生活服务配套等综合设施,预计2026年10月全部交付。“该项目致力于打造15分钟商圈,建成后将实现3000人办公、4600人居住、8000人生活的职住平衡一体格局,确保疏解人员能够留得住、住得好。”王治平说。

  近年来,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成效显著。截至目前,中央企业在雄安设立的分支机构已超过300家,仅2024年就新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59家。这些疏解项目的落地生根,为雄安新区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随着众多项目的加速建设与推进,雄安新区正逐步从规划蓝图变为现实中的未来之城,一座充满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的现代化城市正在崛起。(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东盟与中日韩应对老龄化国际论坛在北京举行

近年来,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推动着产业加速转型和发展。作为首批港口“AI训练师”的成卫东已经在拥抱新科学、新技术,他和团队成员一起,将多年研究出的操作方法和驾驶技巧“翻译”成代码和指令,带出了一批智能水平运输机器人“徒弟”。

青春华章丨点燃青年共鸣 唱响文化新声

黎铸英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应为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无论是画笔下的丹青,还是舌尖上的乡音,都诉说着我们对祖(籍)国的眷恋,对文化的坚守。”他表示,我们必须增强文化自信,以侨为桥,以书画为载体,通过港澳台地区、海外艺术交流渠道向外传播中华文化。

义乌海关创新“先查验后装运”监管模式 “集拼仓”出口货值已超千万美元

此外,C919大飞机的批量化生产,推动上海向世界级民用航空产业集群迈进。上海计划到2026年,新增700亿元以上投资,产业规模达到800亿元。聚焦大飞机产业园打造世界级航空城,强化央地合作和市区协同,以大飞机订单牵引、产业政策扶持、产业生态优化带动产业链项目入驻,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给予最高1亿元的支持。

扩投资、稳增长 福建打造一流经营主体

该报告还深入分析波士顿、西雅图、巴黎、北京、上海五个生命科学集群的创新实践,显示创新发展模式上的多样性,以及科研机构创新策源、跨国公司全球研发、临床试验和市场资源整合、园区赋能、风投资助、重大科学基础设施等共性要素。此外,在全球范围内,政府的政策支持在推动生命科学产业发展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未来讲堂——走近梅兰芳华的梅派京剧艺术”活动在北京举办

中国人民银行将持续开展拒收人民币现金整治工作,切实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人民币法定货币地位。社会公众遇到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可依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20年第18号),依法维权。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